茶果嶺礦場變住宅 供2200伙 擬建15幢私樓 地價料值逾百億

踏入2013年,政府密集式地規劃空置用地,擱置多年的茶果嶺高嶺土礦場,建議興建15幢私人住宅,總樓面達140萬平方呎,料提供2,200伙,可望2018至19年度開始供應房屋,市場料地價總值逾百億元。

資料顯示,《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發展規劃檢討》研究範圍,包括鄰近麗港城的高嶺土礦場、茶果嶺村及茶果嶺村後的山坡,合共面積達18公頃,規劃署建議,發展位於北部總面積約3至4公頃的4個平台,擬建15幢住宅及1所小學。

一太:海景地可達9千元呎

在房屋發展方面,地盤面積約34.6萬平方呎,平均地積比率為4倍,可興建15幢16至22層高住宅,總住宅樓面約140萬平方呎,以每伙單位面積約646平方呎,可提供約2,200個中小型單位,容納6,000人居住。

當局又認為,東九龍現時已有不少公屋及居屋發展,故此建議將有關地皮全撥作興建私人房屋,預計在土木工程拓展署進行土地平整及基建工程後,最快可於2018至19年度開始提供房屋供應。

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陳超國估計,該高嶺礦場位處市區,發展潛力大,每平方呎樓面地價可達7,000至8,000元,個別擁有海景的用地最高可達9,000元,總估值介乎98億至126億元。

初步分4地發展 吸引競投

同時,整個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初步會分為4幅用地發展,地盤面積介乎6.4萬至11.2萬平方呎。據了解,現時4幅地皮劃分只屬初步方案,最終如何落實仍須待地政總署等部門處理。

業內人士估計,與政府增加1公頃以下中小型地皮,降低發展門檻,增加市場競爭有關,例如以單一項目投資額逾百億元,但是劃分為4個較小型項目,則可以將每幅地皮地價降到20億至30億元,適合中小型發展商參與競投。

此外,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早於98年已經提出進行發展研究,現時在《茶果嶺、油塘、鯉魚門分區計劃大綱圖》內,面積約10.5公頃的「住宅(甲類)4」用地,住宅樓面上限達657萬平方呎,但後來因房屋需求、基建發展改變,令項目拖延至今,最新方案較當時規模縮減近8倍,或517萬平方呎樓面。

陳超國認為,該用地屬於九龍市區罕有大型地皮,在現時土地供應緊張的情況下,在密度、地積比率上應更進取,可達最高7.5倍。

據了解,原有發展計劃包括茶果嶺村,發展規模達萬伙,容納人口亦接近2萬伙,但在鑑於研究不希望影響茶果嶺村現況,加上將軍澳至藍田隧道發展、區內交通配套等各種客觀因素,令整體發展規劃被迫縮減,現階段已經平衡土地需求及周邊環境。

撰文:余敏欽


2013/01/04